国外

母亲

苏联长篇小说。作者高尔基。作品通过1905年大革命前一个俄国普通工人的妻子、一个共产党员的母亲的觉醒的故事,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和社会民主工党在领导和组织革命群众中的巨大力量以及工人阶级领导和工农联盟的重要性,指出了资产阶级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趋势。作品的主人公母亲尼洛芙娜,原为被贫困生活折磨得逆来顺受的妇女。丈夫酗酒死后,儿子巴维尔接触了革命真理,改变了父辈的生活态度而走上革命道路。巴维尔常常带着年轻的伙伴在家里秘密集会,接着又带领工人抗议厂主,准备罢工。母亲从儿子的勇敢行动里逐渐懂得,他们是为使人类摆脱不幸命运而进行着斗争。巴维尔在领导工人反对厂主额外剥削的事件中被捕,母亲冒着风险与党的地下印刷所联系,去工厂散发传单。巴维尔出狱后继续领导革命斗争,在“五·一”节示威游行中面对武装警察而英勇不屈,使母亲进一步提高了阶级觉悟。巴维尔再次被捕后,她挑起了儿子原来担负的革命重担,深入工厂、农村进行宣传鼓动工作。后来,她在车站被捕时,仍不放过向群众宣传的机会,表现了无产阶级坚贞不屈的革命精神。小说通过母亲尼洛芙娜及其儿子巴维尔形象的塑造,概括了二十世纪初俄国革命者的成长过程和优秀品质,显示了马克思主义学说和无产阶级政党对于教育、改造人的巨大威力,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革命意识的普遍觉醒。是世界文学中第一部社会主义作品,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奠基作。对各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母亲》在刻画人物、叙述事件、描绘环境时,通常是通过她的眼光看事物,从她观察的角度展示情节。使小说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小说的叙述语言丰富多彩,人物语言极富个性化。

章节目录

  1. 第1章
  2. 第2章
  3. 第3章
  4. 第4章
  5. 第5章
  6. 第6章
  7. 第7章
  8. 第8章
  9. 第9章
  10. 第10章
  11. 第11章
  12. 第12章
  13. 第13章
  14. 第14章
  15. 第15章
  16. 第16章
  17. 第17章
  18. 第18章
  19. 第19章
  20. 第20章
  21. 第21章
  22. 第22章
  23. 第23章
  24. 第24章
  25. 第25章
  26. 第26章
  27. 第27章
  28. 第28章
  29. 第29章
  30. 第1章
  31. 第2章
  32. 第3章
  33. 第4章
  34. 第5章
  35. 第6章
  36. 第7章
  37. 第8章
  38. 第9章
  39. 第10章
  40. 第11章
  41. 第12章
  42. 第13章
  43. 第14章
  44. 第15章
  45. 第16章
  46. 第17章
  47. 第18章
  48. 第19章
  49. 第20章
  50. 第21章
  51. 第22章
  52. 第23章
  53. 第24章
  54. 第25章
  55. 第26章
  56. 第27章
  57. 第28章
  58. 第29章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