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 -> 散文诗集 第1页
猛虎集
作者:徐志摩、字数:1.84 万字、 更新:2022-08-11
《猛虎集》是1931年8月由新月书店出版的一本图书,作者是徐志摩。诗集收录了徐志摩的诗作34首,另有译诗7首。作者在序文中说那时的创作状态“简直到了枯窘的深处”,然而,“久蛰的性灵”无意中又“摇活了”。这说明,徐志摩到此时已经基本上放弃了对现实的关注,他的诗已经成为“性灵”的挣扎,成为“一刹那间灵感的触发”与“感情的跳跃”,成为单纯的、虚幻的歌,“唱着星月的光辉与人类的希望”。因此,《猛虎集》中的诗篇大多体现出一种飘忽空灵的美,失却了在《志摩的诗》和《翡冷翠的一夜》中本来就飘忽不定的现实意义,同时,迷惘与无奈的意味更加浓厚,成为诗人追求“纯美”的结晶。
饿乡纪程
作者:瞿秋白、字数:5.14 万字、 更新:2022-08-11
《饿乡纪程》拨开了国内外反动派所散布的“重障”,真实地报道了十月革命胜利之后的苏俄现实。《饿乡纪程》,亦名《新俄国游记》。瞿秋白的著名散文集,写于1920年10月至1921年10月,1922年出版。当时作者以记者身份赴苏,本书即为自哈尔滨至莫斯科的游记。它拨开了国内外反动派所散布的“重障”,真实地报道了十月革命胜利之后的苏俄现实。无产阶级革命所引起的深刻变化,俄国劳动者以主人公的姿态所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和创造性劳动,以及革命后的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都在作品中得到了反映。苏俄的现实深深地触动了作者,促使他向共产主义战士的高度迈进,因而,这部游记是一个伟大的心灵为了探索真理与祖国的光明未来而经过的一段艰苦历程的实路录,有着巨大的思想意义和文学价值,是"五四"运动时期优秀散文之一
翡冷翠的一夜
作者:徐志摩、字数:1.80 万字、 更新:2022-08-11
《翡冷翠的一夜》是徐志摩的第二个诗集,收录的是1925-1927年作品。1924年4月,他在北京认识了陆小曼,并着了魔似的与她热恋起来,此事招致社会的非议和家庭的反对。但他俩全不顾这一切,可一时又难以解决,徐志摩在十分痛苦和矛盾的心情下,于1925年3月11日启程出国欧游,想暂时摆脱一下生活上的苦恼和困境。他在意大利的翡冷翠(即佛罗伦萨)住了一段时间,他将他的伤悲,他的感触,托付纸笔,写了不少诗,因此,这部诗集就题名为《翡冷翠的一夜》,这个诗集,除了有哈代、罗赛蒂等英国作家的译诗外,还有象《西伯利亚》、《在哀克刹脱教堂前》那样漫游欧洲时对异乡他国生活的感受。他也写了一不少爱情诗篇。《翡冷翠的一夜》,可以看作是记叙了当时他和陆小曼之间的感情波澜,他的热烈的感情和无法摆脱的痛苦。
陶庵梦忆
作者:张岱、字数:4.04 万字、 更新:2022-07-27
《陶庵梦忆》为明代散文家张岱晚年所著的一部笔记体散文集,也是张岱最为著名的著作之一。作者出身于仕宦家庭,早年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且淡泊功名,未曾参加科举。甲申之变以后,张岱曾作为监国鲁王的幕僚,参与到反清复明。南明灭亡后,张岱祖业散尽,避居山中,晚年穷困潦倒。《陶庵梦忆》即成书于这一时期,但直至乾隆四十年(1775年)才初版行世。。其中所记大多是作者亲身经历过的杂事,将种种世相展现在人们面前。《陶庵梦忆》以梦为名。张岱认为从昔日的富贵到今日的穷困犹如“大梦将寤”,因而追忆过往的生活,作“一番梦呓”,以“持向佛前,一一忏悔。”。
浮生六记
作者:沈复、字数:6.04 万字、 更新:2022-07-21
《浮生六记》是清朝长洲人沈复(字三白,号梅逸)著于嘉庆十三年(1808年)的自传体散文。《浮生六记》最早以稿本流传,杨引传于苏州冷摊上购得仅存前四卷〈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的残本,托付在上海申报馆工作的妹夫王韬在清光绪四年(1878年)出版,收入《独悟庵丛钞》中,乃此书初刻本。卷首有管贻萼、潘麐生所题的诗,以及杨引传的序、王韬跋。其后各版本皆以之为底本。民国24年(1935年)上海世界书局《美化文学名著丛刊》中的《浮生六记足本》,将王均卿在冷摊购得的第五、六卷〈中山记历〉、〈养生记道〉载入。1970、80年代,台湾学者吴幅员、杨仲揆及中国学者陈毓罴等人先后考证王均卿购得的两卷为伪作,今已成学术界共识。伪作者为黄楚香。